close

這是由Facebook上看到的。

「Matthew Lennard Wong: 2007年1月,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個地鐵站內,一名男子用小提琴演奏了45分鐘Bach的作品。這段時間大約有二千名市民經過車站,大部份都是上班途中。 ... 演奏四分鐘後,一名中年男士留意到這位音樂家的演奏。他慢下來,停了幾秒,然後急忙趕往他的目的地。 ⋯⋯ 四分鐘後,小提琴手賺到了他第一元美金。一名女子停也不停地把硬幣拋進他帽子。 六分鐘後,一位年輕人靠在牆邊聽他彈奏,看看手錶後又離去。 十分鐘後,一位三歲男孩停了下來,他母親卻催他離開。男孩再次望向小提琴手,但母親無情地推著他,男孩只好一邊走一邊回望。幾位其他的小孩也如男孩般感到好奇,但每一位家長都催促孩子向前走,無一例外。 四十五分鐘過去了,音樂家從未間斷地表演。期間只有六人稍稍停下來聽了一會。大約有二十人放下了金錢,但依著本來的步速離開。這位男子最後共賺得32美元。 一小時後,他的演奏結束,車站恢復原狀。他離開時沒有得到任何注意、沒有任何掌聲、任何鼓勵。 沒有人知道這件事,但小提琴手原來是世界級著名演奏家Joshua Bell。他那天用一部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彈奏了世上最複雜的作品之一。兩天前,他在一個演奏廳裡以平均票價100美元的入場費演奏了45分鐘完全相同的樂章。 這是真人真事。Joshua Bell匿名地在地鐵站裡拉奏,是為了Washington Post籌劃的一個關於品味與價值觀的社會實驗。 這項實驗引申了幾個問題:在普通的日常生活當中,在錯的時間下,我們能感受到「美」嗎?如是,我們會否停下來欣賞它?在不適當的場合下,我們能否注意到才能的展現? 在忙碌的生活中,我們到底還錯過了些什麼? 」(全文引用:Facebook)

每天每天,在上班的途中,在繁忙的日常腳步中,期待著週末,想著放假了,要去旅行。

總是覺得身邊的風景太過平凡,似乎只有換個環境,我們才能換個心情。這幾年來,「小旅行」成為正夯的話題,無論是出了國的三天兩夜,還是一個半小時的高鐵假期,電視節目介紹著平價旅館、當地美食,週六守在電視前做筆記,告訴自己:「下個月!有休假了就去玩。」

開始上班後,和學生時代的旅行不太相同。假日的人擠人好像難以避免,若是選在平常日,便必須有體驗「享受吧!一個人旅行」寂寞的覺悟。我們無法像電影中的女主角,放自己長假,在當地住上一個月,和常地人培養感情。兩天!週末的兩天,可能在下午check-in飯店後,便在旅館房內轉著電視等待晚餐。若是還帶著筆電,很有可能,吃完晚餐後還回飯店上網。

我們把自己關在不同的房間裡,告訴自己這樣可以放鬆。認真想想,好像是個傻子。

或許我們該捫心自問,在自以為熟悉的街道上,有著多少我們不知道的風景?

我喜歡每天早上上班時,從站牌走到公司大約十分鐘的路程。東區的巷弄有些複雜,但熟悉了方向之後,便能夠隨心走。五月時,第一次驚嘆是由嗅覺,聞到馥郁的花香,抬頭一看,是棵雞蛋花樹。之後一個星期,我都走那條巷子,經過樹前心情大好,順道低頭看看有沒有堪稱完整的雞蛋花掉落。

七月,炎夏。發現新的麵包店開幕,卻貴鬆鬆地走不進去。八月,門前立起了「炎夏的白酒節」看板,附帶一提六吋便要近八百元的蛋糕。咋舌離去後,不禁猜想著這間麵包店可以撐多久。至今,它還在我還沒走進去過。

十月天氣還是很熱,意外地發現公司後面的便利商店二樓也有雞蛋花樹,而且開得是粉紅花。驚喜到想爬上人家的門面去一探究竟。而公司對面的摩斯收起來,讓人唏噓早餐的選擇又少了一項。十一月開始變涼,服飾店上起秋裝,打著季末出清,吸引中午用餐的OL們進去血拼。同事試穿了一輪,要買時發現沒帶卡,只好默默放回去。

十二月,充滿節慶感的月份。大樓裡擺起聖誕樹和聖誕紅,在搭電梯的時候看了一下支出明細:「聖誕節應景:7500元」,果然氣氛是需要錢來經營的。常去的廣東粥店擺出了桃莉聖誕紅,是小株、且葉子為桃紅色的品種,十分可愛。

或許我們不需要旅行,而是需要多花些心思,轉換心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茱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