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書有一個習慣,叫做「栽進去」,簡單來說,就是可能會某段時間瘋狂追某個作者(東野圭吾是其中一例),或是同一個時期、地區的描寫(像是上海繁華)。

所以,這篇來說說東野圭吾。

我已經忘了第一本東野圭吾是那一本,但所看的一系列是由商周出版的(白色封面系列)應是無誤。

當然也知道東野圭吾的一些事情,像是他得獎之後一頭熱地栽入了小說的寫作,但卻賣不出去的經歷。

會一系列地看,當然是覺得他寫的小說好看。表現出不同於本格派,結合了社會事件以及惡搞的故事內容確實很吸引人。

但有時候總會覺得東野把人性的陰暗面放大了許多,像是《惡意》一書,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其動機過於薄弱。

(但現實中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變成動機,這樣想來東野的設定就不算太奇怪了)

當時我最喜歡的應該是《嫌疑犯X的獻身》,可能我當時仍對於解謎、詭計一路的小說較為著迷。

而在結合時事上,最喜歡的則是《湖邊兇殺案》,對我而言,設定小孩子是兇手這點十分吸引我,因為我一直覺得小孩並非善良,而是「需要教導後變得善良」。

我想,東野圭吾應該也是「人性本惡」的支持者吧。

 

但東野圭吾似乎在臺灣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,開始出版過去的作品,隨著日劇、電影的翻拍,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也越來越熟悉。

看了wiki之後,確實可以發現我覺得有些疑問的作品,處於他較為早期之作。

最近看完的《布魯斯特的心臟》,在詭計的設定上簡單,著重的像是人類冷血時與機器人的對比,試圖帶入未來感。

但對一個尚稱資深的東野迷(也就是我)來說,有些安排太過於巧合反而引人疑竇。至少我在閱讀時,發現第一個巧合時我就知道這個人是兇手了。

不過這本其實是他1989年的作品,在手法上尚有些生澀是可以想像的。

 

但東野圭吾的作品這幾年走向「人物心理的轉折」,反而更能吸引我閱讀,成為他的特色之一。

相較於總是在最後一章才揭破謎底的類型,東野不在乎大家知不知道兇手是誰,而是書中角色在經過殺人、詢問、追查的心理層面變化。

像《白夜行》中的雪穗,整書可以看出她由受害者-->加害者-->崩潰的心理轉折,大家不在乎兇手是誰,而是關心起如何突破她的心防。

最近剛看完的日劇「新參者」也有同樣的性質,藉由加賀縝密的觀察,突破眾人心防,而看到事實真相。

SP「赤い指」甚至在開頭就讓大家知道兇手,但在家人的試圖隱藏及加賀的逐步攻破,反而讓故事更具有張力。

而這樣的故事舖陳,成為東野的特色,也讓他在眾多日本推理小說中顯得突出。

重視劇情的結果,讓他的故事翻拍成戲劇時更具有張力,大家不用去用盡心思猜謎底,而是享受劇中人物在解謎的過程。

 

附件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B1%E9%87%8E%E5%9C%AD%E5%90%BE 

wikipedia的「東野圭吾」辭條,有種想全借回來從1985年作品看過來的衝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茱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